CCTV5NBA回放

列车停运如何退票?列车别着急,线上线下都可办理!停运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4-02-05 17:07:22 【字体:小 大】最近的何退雨雪冰冻天气导致部分列车停运,那么,票别旅客该如何办理列车退票手续呢?着急
在铁路12306App、网站、线上线下CCTV5NBA回放车站售票窗口或自动售(取)票机等铁路官方平台购买车票的办理旅客,退票的列车方式主要分为线上、线下两种。停运线上主要通过铁路12306App办理,何退线下主要通过车站售票窗口和自动售(取)票机办理。票别除了现金支付的着急旅客需要本人前往车站售票窗口退款以外,其余购票方式均可在铁路12306App上完成线上退票退款。线上线下旅客办理退票后,办理可在铁路12306App或车站售票窗口重新购买车票。列车
国铁南昌局南昌站客运值班站长 李春伟:线上支付的旅客,遇到列车停运需要退票时,24小时直播吧体育官网入口旅客只要手机安装并登录了铁路12306App,就可以在App首页直接看到自己购买的车票,点击车票,页面自动跳转至车票详情界面,再点击退票即可。停运列车停运信息公布前购买联程车票的旅客,可在联程车票开车前一并办理退票,不收退票费。24小时直播吧土超
线上支付的旅客也可在车站售票窗口或自动售取票机完成退票。如果旅客是线上支付但没有安装铁路12306App,可使用铁路“便捷退票”功能办理退票。铁路12306会给购票时旅客预留的手机号码发送停运短信,旅客可点击短信内退票链接跳转至“便捷退票”页面办理退票。短信链接打开的便捷退票页面,无需登录就可以办理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使用铁路12306App,就是“快捷退票”。
通过现金支付方式购买车票的旅客,可通过铁路12306App或网站先行办理退票,自网上办理退票成功之日起180日以内,凭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到车站指定窗口办理领款手续。已经打印报销凭证的旅客,可通过铁路12306App或网站先行办理退票,于退票之日起(含当日)180天内,携带乘车人身份证件原件和报销凭证,到车站指定窗口办理退款手续。
如果旅客没有通过铁路12306App或网站先行办理退票,就需要在列车停运信息公布时起至车票乘车日期后30日以内,凭乘车人身份证件原件(已经打印报销凭证的旅客需要携带报销凭证),直接前往车站售票窗口办理退票退款手续。
需要注意的是,报销凭证仅能领取一次,如出现遗失、污损、票面不完整等情况,车站将无法办理退款手续。
国铁广州局广州南站售票车间值班主任 赵海花:去车站退票时,退票人要带上在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证件原件。例如使用二代身份证购买的车票,那么退票时,请凭二代身份证原件办理退票,不能凭护照、往来港澳通行证等。
国铁郑州局长治东站客运值班员 杨帆:列车停运,不清楚退票程序的旅客也不要着急,可找车站工作人员帮助办理退票手续。这种情况不会收取旅客退票费。
需要注意的是,旅客因个人原因更改行程要求退票时,须在车票载明的日期、车次开车时间前办理。已办理行李托运的车票退票时,应先办理取消行李托运业务。
以下几种情况不办理退票:
1. 车票发站开车后;
2. 开车后改签的车票;
3. 加收的票款;
4. 车补车票,也就是列车上补的车票(因未通过或未办理学生资质核验和丢失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,而办理的补票除外)。(总台央视记者 许景云)
相关文章
- 央视网消息:近年来,“去博物馆看展”成为一种文化风尚,不少人都成为博物馆的“忠实粉丝”,其中有很多“银发族”。他们中的一部分资深“博物馆迷”还活跃在各地博物馆的服务前台、预约处,为大家讲解、服务。博物2025-07-08
-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随着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稳步推进,越来越多外籍员工投身相关项目建设。从大学毕业生到市场开拓者,从车间新手到技术骨干,一个个充满张力的叙事,共同拼接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最动人的图景。2025-07-08
- 新华社日内瓦6月26日电记者焦倩)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25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举办“助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——进博会在行动”全球发展倡议主题研讨会。国际组织代表、各国常驻2025-07-08
- 6月27日,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主题采访活动一行来到江门,在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偶遇了来自冰岛的采购商英格瓦尔·艾菲约德。他来广东是为了购买一种能像积木一样拼搭的模块化建筑。在冰岛,受限于日照时间、2025-07-08
-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8日18时发布今年第一期全国高温中暑气象预报,提示北京中部等地较易发生中暑。预报显示,预计9日白天,北京中部、河北中南部、河南中北部、山东中西部、山西西2025-07-08
-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随着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稳步推进,越来越多外籍员工投身相关项目建设。从大学毕业生到市场开拓者,从车间新手到技术骨干,一个个充满张力的叙事,共同拼接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最动人的图景。2025-07-08
最新评论